随着消费升级,从10年前传统零散的眼镜店到自创品牌且独立设计的“快时尚”眼镜店,传统眼镜行业进行着一次又一次洗牌。随着行业的升级,在面对房租、人工等高运营成本的情况下,传统的街边眼镜店面临那些困境?面对新一代的消费主力,传统眼镜行业进行着怎样的转型?近日,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了成都街头各大眼镜店,采访业内专业人士,探索成都眼镜市场的“革新”。
快时尚特征
眼镜行业的“快时尚”包含“性价比高”、“时尚”、“快消”等特征。消费者称,在板材质量相同的情况下,“快时尚”的眼镜相对便宜,而且样式更好看。
新消费需求
现在的眼镜超越了以前单一的功能性,更多的是“装饰性”,不同的衣着可以搭配不同的眼镜,这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,“现在戴眼镜就和背包包一样,至少要三四副换着戴”。
探访:
年轻群体追捧“快时尚”
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前后,浙商眼镜零售独占成都眼镜市场半壁江山。近年来,随着品牌眼镜连锁店的不断壮大,成都眼镜市场在2010年前后进行了一次深度洗牌,形成了以四川大光明、宝岛眼镜等品牌为主的街边眼镜店。
近5年来,木九十、EGG、JINS等主张“快时尚”的眼镜店在成都迅速发展。据不完全统计,成都市区内“快时尚”眼镜店以平均每年10家的数量增长。“快时尚”眼镜店进入成都便大受欢迎的原因并不复杂——相对传统街边眼镜店来说,是其低廉的价格以及立等可取的服务体验。
据JINS官网显示,截至2016年,其全球店铺数量为402家,共售出520万副眼镜,在中国的门店已超过90家。5月12日,成都商报记者在太古里JINS观察的半小时内,就有大约10名消费者进店咨询,4名消费者购买了眼镜。
眼镜行业的“快时尚”包含“性价比高”、“时尚”、“快消”等几方面的特征。“在板材质量相同的情况下,相对便宜而且样式更好看”,一位在太古里JINS购买眼镜的消费者告诉记者,“现在戴眼镜就和背包包一样,至少要三四副换着戴”。
“传统眼镜以实用性为主,拥有最基本的矫正功能就可以了,”EGG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,现在的眼镜超越了以前单一的功能性,目前更多的是“装饰性”,不同的衣着可以搭配不同的眼镜,这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。
困局:
传统眼镜店运营成本高
“快时尚”眼镜店的发展,给传统眼镜店带来了巨大冲击。“不仅仅是传统的街边店受到冲击,连线上的眼镜店都受到了影响”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品牌验光师告诉记者,“特别是近两年,传统眼镜店的零售远不如从前”。
另一方面,眼镜行业的“暴利”一直以来都是热议的话题。以A股上市公司博士眼镜(300622,SZ)为例,其今年3月披露的招股书显示,2014年-2016年的3年间,该公司3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3.08%、75.82%和75.65%。平均毛利润75%的眼镜行业,商家是否赚得盆满钵满?
近日,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了十余家传统眼镜店,从一些业内人士处了解到,所谓“暴利”仅指眼镜单品的价格高,然而街边店的租金以及人工费、设备费用等使得眼镜店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,眼镜行业的净利润远不如毛利润那么可观。
一位在眼镜行业待了8年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,在不计算后期运营费用的情况下,经营一家50平方米的街边眼镜店,开设成本在40万元左右,加上后期人工、税收、设备折旧等费用,就算毛利润在75%以上,最终的净利润也只有10%~15%。如今受“快时尚”眼镜店的冲击,部分传统眼镜店有可能处于亏损状态。
转型:
传统眼镜店打造时尚店
面对“快时尚”眼镜店的冲击,四川大光明、宝岛等传统眼镜连锁店也纷纷开始了转型。
大光明眼镜在2016年8月开设了自己的时尚品牌店御视镜库。“我们这个店主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。”住于东大街的御视镜库销售人员告诉记者,“这里700元到800元的眼镜居多,而且外观都更时尚。”
该销售人员表示,这是公司针对现在消费升级的一个试点,同时针对以前的老店,公司将升级转型,建立适应消费发展的时尚店。据了解,御视镜库目前在成都已拓展了10家。记者还发现,以前街边连锁店大多使用“暴龙”、“佐丹尼”等镜框品牌,御视镜库的镜框大多是“清尚”、“保罗沃克”等更为时尚休闲的品牌。
“随着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,过去的消费习惯也随之变化,我们变革的核心就是顺应消费者的需求”,宝岛眼镜成都市场部负责人表示,他们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打造了以“快时尚”为主的镜客眼镜店。记者在位于银泰城购物中心的“镜客”店里看到,装修风格很别致,镜框展示台上分布着各式各样的卡通图片。
记者了解到,这类传统眼镜店的“升级版”同样都开设在商场或商业综合体内,装修风格更为新颖。与之对应的是租金的下降和员工数量的减少。据相关人士介绍,以前街边店的面积基本在100平方米~200平方米之间,而商场店的面积几乎只占到街边店的四分之一,工作人员的数量也只需要街边店的一半,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眼镜店的运营成本。
解读:
供应链整合或为成功主因
据博士眼镜招股书数据,一副眼镜的出厂价到终端零售价之间的差价的确很大。一副出厂价30元的眼镜架,经过几级代理最终到达零售店时,价格已翻了好几倍。
传统眼镜店与JINS等“快时尚”眼镜店最大的区别在于“品牌自有化”,主要是创建自己的镜框品牌,对镜框生产的供应链进行整合。传统的街边眼镜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聚集着各类品牌的“眼镜超市”,其所有的镜框都是品牌授权进行售卖,镜框厂商会对同一市场的零售价进行定价。业内人士表示,传统定价销售表现在两个方面,一是对市场销售最高价的定价,二是给眼镜销售商的定价。这种定价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市场价格,但镜框厂商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垄断。
JINS、EGG等自创品牌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“授权代销”模式。JINS太古里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,“我们有自己的镜框生产加工厂,所有的镜框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并生产的”。为了削减不必要的成本,JINS正实现从企划到生产、流通、再到销售的SPA模式(自有品牌专业零售商经营模式)。
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霍伟东认为,供应链整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。供应链整合后,原材料成本降低,眼镜性价比提高,对行业、对消费者而言都是一件好事;另外,从供给端来说,眼镜商身在市场最前线,最了解消费者的需求,将消费者的需求直接反映到镜框生产设计上,满足目前消费个性化的特点,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霍伟东表示,传统眼镜可选择的样式少,不能满足人们追求个性化、差异化的需求,而随着大众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,“快时尚”的眼镜商正是看准了商机,主动创造需求,刺激需求。
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费成鸿
from: http://e.chengdu.cn/html/2017-05/16/content_595261.htm